弘揚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傳播時尚中國元素,呈現(xiàn)國風精髓精華,匯聚中國風圖片素材大全

[設為首頁] [加入收藏] [手機站] [傳統(tǒng)文化圖片大全]

傳統(tǒng)文化母親節(jié):古人是如何孝敬母親的?(2)

時間:2019-07-15 來源:古風家 編輯:花未央 閱讀:手機瀏覽

傳統(tǒng)文化母親節(jié):古人是如何孝敬母親的?

  清·王素繪

傳統(tǒng)文化母親節(jié):古人是如何孝敬母親的?

  清·任伯年繪

傳統(tǒng)文化母親節(jié):古人是如何孝敬母親的?

  清·李霞繪

  這三幅圖是描繪的“乳姑不怠”,表現(xiàn)的是婆媳關系,這個故事說,唐朝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,年事已高,牙齒脫落。其祖母唐夫人,每天盥洗后,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(yǎng)婆婆,數(shù)年下來,婆婆沒有進食,身體卻依然健康。一天,長孫夫人生病,召喚家中的老老少少,說:“我多年來沒法報答新婦之恩,希望子孫能像新婦一樣孝敬她就夠了。”后來崔南山做了高官,果真像長孫夫人叮囑那樣孝敬祖母唐夫人。唐夫人因自己的婆婆老齡無齒而乳姑(姑為母親,這里也可以解釋為婆婆),被后世廣為傳頌,“乳姑”也成為了一個著名的典故。

  中國古代還有很多表現(xiàn)家庭關系的圖畫,如這幅看似“親子游戲”的圖:

傳統(tǒng)文化母親節(jié):古人是如何孝敬母親的?

  這是南宋李嵩的《骷髏幻戲圖》,歷來對這幅畫的解讀都聚訟紛紛,莫衷一是。有一種說法,說這是大骷髏操縱了小骷髏,小骷髏又吸引了孩子,孩子又引著后面的女子,可能是孩子的母親,不得不跟上來;還有一種說法,說這個骷髏其實是孩子的父親。

  在中國家庭中,雖然以男人為“當家”的,但在整個家庭關系中,父親的身影卻又往往總是模糊的,母子關系往往成為一種家庭倫理關系表現(xiàn)的中心,比如大家都是知道有個岳母,卻不想岳飛的父親是誰,小說及一些文學作品中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因黃河泛濫導致岳飛少年時喪父,由母親養(yǎng)育成人,實際上岳飛22歲因為其父岳和病逝,才于軍中折返奔喪。等升級為婆婆公公,公公的形象更是退隱,《楊家將》里的佘太君,《紅樓夢》里的賈母,好像這樣的大家族也都是母親坐在頂端。

傳統(tǒng)文化母親節(jié):古人是如何孝敬母親的?

  這幅圖是清代任伯年所畫,叫《授書圖》,母教子在中國唐代非常盛行。我們常說“女子無才便是德”,這其實是清朝人的一種說法,早些時候,女子也是要讀書識字以向子女傳授社會準則和社會價值觀的。

傳統(tǒng)文化母親節(jié):古人是如何孝敬母親的?

  這是清代錢慧安的《慈母圖》,一個孩子站在母親身旁,在聽母親的教誨,畫面把母親端莊嫻雅以及對孩子的愛與期待都渲染了出來。

  從這些圖上我們可以看出,無論是良好品格的養(yǎng)成,還是讀書學習之道的提升,都可見母親在孩子背后的含辛茹苦,無微不至。最后,祝天下所有母親身體健康,母親節(jié)快樂!

傳統(tǒng)文化相關欄目

反饋